來自中國化工報消息稱,6月5日,新煤氣化技術及煤制然氣發(fā)展研討會在河北廊坊召開。與會專家表示,目前我國煤化工技術發(fā)展走在了前面,但也遇到了油價下跌、廢水處理難度大、三廢排放較高、產業(yè)鏈不完善等問題。作為應對這些問題的關鍵,煤氣化技術須量體裁衣,而不能削足適履。
其中,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(yè)聯(lián)合會副會長趙俊貴表示,近20年來,我國煤氣化技術開發(fā)取得了顯著進展,從引進消化吸收進入到全部自主的新階段,形成了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、航天粉煤加壓氣化技術、清華水冷壁水煤漿氣化技術等技術,目前均已實現工業(yè)化。
與此同時,也出現了許多新的適應國內煤種的氣化技術,如煤加氫氣化、煤催化氣化等。當前國內氣化技術眾多,各有其特點,選擇與不同煤種及其下游產業(yè)、產品相適應的煤氣化技術及工藝,成為煤化工項目成功運行的關鍵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表示,氣化技術起源于1807年,已經形成固定床、流化床、氣流床等各種煤氣化技術,其原理都是將煤這種高分子物質在高溫下分解成微小粒子。有些新技術開發(fā)新煤氣化技術,比如通過催化、加氫等提效率,實現心新,這才叫革命。